介绍LM358引脚图细节,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如何引脚图
一、LM358的引脚图结构概述
LM358是一款双运算放大器芯片,拥有8个引脚,通常采用DIP或贴片封装。这款芯片内部集成了两个高性能的运放单元。下面是其引脚排列的简洁描述:
```markdown
┌───┬───┐
│1 ─ 8│ → 正电源VCC
│2 ─ 7│ → 输出端OUT2
│3 ─ 6│ → 反相输入端IN2-
│4 ─ 5│ → 同相输入端IN2+
└───┴───┘
```
其中,第一运放的输出、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分别位于1、2和3脚;第二运放的相应引脚则是7、6和5脚。而4脚则是用于连接双电源的负端(VEE)或在单电源配置下接地。8脚则是正电源端VCC。
二、深入LM358的引脚功能
1. 输入与输出端的功能介绍
同相输入(IN+):接收正向信号,保证输出与输入相位一致,分别位于3脚(运放1)和5脚(运放2)。
反相输入(IN-):接收反向信号,使得输出与输入相位相反,分别位于2脚(运放1)和6脚(运放2)。
输出端(OUT):放大后的信号输出,电压范围受电源配置影响,位于1脚(运放1)和7脚(运放2)。
2. 电源引脚的关键特性
VCC(8脚):芯片的正电源供应端,支持3-30V的单电源或±1.5-15V的双电源供电。
VEE/GND(4脚):在双电源模式下连接负电源,而在单电源模式下则直接接地。
三、LM358在电路基础中的核心要点
1. 电源模式的差异与影响
单电源模式:接地的是4脚,输入信号需高于地电位,输出范围受限。
双电源模式:使用双电源时,4脚接负电源,如-5V,使得输入信号可正负双向变化,输出范围更广。
2. 典型应用配置及其功能
反相放大器:信号通过IN-(2或6脚)输入,经过放大后从相应的输出端输出。
电压跟随器:利用反馈机制实现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特性。
3. 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确保输入电压在推荐的共模范围内,避免芯片饱和。
在VCC和GND之间加入0.1μF电容进行电源去耦,抑制高频噪声。
四、LM358引脚图的快速记忆技巧
掌握输出端、输入端和电源端的对称性和规律,是快速记忆LM358引脚图的关键。例如,两个运放的输出端分别位于对称的1和7脚;同相输入位于奇数脚(如3、5脚),反相输入位于偶数脚(如2、6脚);正电源接8脚,负电源或接地接4脚。理解这些基本规律和应用场景,将有助于快速应用LM358在放大、比较和滤波等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