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少年全奖直博
一、陈时鑫:南京大学至香港中文大学的直博之路
陈时鑫,一位来自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的耀眼毕业生。他在学术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使他成功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的直博资格。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是以全奖的身份,主攻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
回溯陈时鑫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坚持。他出生于四川凉山冕宁县农村,童年的生活并不容易。每天骑行12公里往返县城走读,这样的艰辛经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想象。即使在冬季脚生冻疮,夏季暴雨打湿衣服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学习,展现出了无比的毅力和决心。
为了支持自己的学业,陈时鑫在大学期间通过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他曾在生活中捡菌子、摘茶叶、捉泥鳅,这些经历都帮助他磨砺了意志,并成功获得了奖学金。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直博资格。
他的毕业论文致谢更是引发了全网共鸣。他以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我走了很远的路,才被你看见”,“读书改变命运”。这些真挚的语句被央视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他成为了寒门学子逆袭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了更多的人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教育的力量。
二、期沙友布:从哈尔滨工程大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直博的跨越
期沙友布是另一位令人钦佩的学子。他来自大凉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预科班。在本科期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推免资格,并于2023年成功直博上海交通大学。他的成就还使他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的殊荣,全国仅10人获此荣誉。
期沙友布通过预科阶段的语言和文化适应后,不断突破自我,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他的经历展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和能力。他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就,更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鼓舞和激励。
总结与启示:
陈时鑫和期沙友布的故事都体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他们分别通过教育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证明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现实意义。他们的故事是对这一信念的最好诠释。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政策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国家专项计划、高校奖学金等机制为寒门学子提供了通道,助力他们突破地域与经济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坚持教育梦想,相信知识的力量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