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开始立遗嘱了
近年来,“00后”逐渐步入立遗嘱的行列,这一现象是社会观念和法律意识转变的生动体现。以下是关于这一趋势的相关要点梳理。
一、数据趋势
令人瞩目的是,数据显示“00后”立遗嘱的现象呈现出数量增长和年龄下降的双重趋势。截至2023年,中华遗嘱库登记的“00后”遗嘱人数已达167人,较2020年增长24.62%。更令人惊讶的是,深圳地区立遗嘱者的年龄层不断降低,最小立遗嘱者年仅17岁。与此遗嘱人的平均年龄也从2018年的77.43岁显著下降至2023年的67.82岁,年轻化趋势愈发显著。
二、动因分析
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主要源于风险意识的增强和生死观的转变。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复杂环境让他们更加珍视风险管理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意识到提前规划财产能够避免意外导致的责任缺失。对于“身后事”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不再避讳谈论和安排相关事宜,而是将其视为成年仪式或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财产类型特点
在“00后”的遗嘱中,财产类型呈现出新的特点。除了传统的不动产和银行存款外,虚拟财产在遗嘱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支付宝、微信、游戏账号、网络著作权等虚拟资产频繁出现在遗嘱中。年轻人的财产来源也愈发多样,部分年轻人通过写作、投资等渠道获得收入,遗嘱中涉及个人劳动所得与知识产权的比例也在上升。
四、法律依据
在法律依据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年满16周岁且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者,或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均可合法订立遗嘱。中华遗嘱库通过规范化流程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为年轻人提供了便捷和可靠的途径来处理相关事宜。在深圳等地区,已有一定数量的“00后”完成了遗嘱登记。
五、典型案例
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年轻人的创新思考和独特理念。有的18岁青年将压岁钱和游戏账号捐赠给公益机构,将立遗嘱视为一种“酷”的人生仪式。还有的“00后”在遗嘱中展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将遗产以特别的方式分配给朋友。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财产管理的理性态度,也展示了他们对生命不确定性的主动应对。
“00后”立遗嘱的现象是年轻一代法律意识提升和社会观念转变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年轻人对风险管理和未来规划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