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群博励志教育
一、机构定位与独特办学模式
业务范围:
这家机构专注于解决行为异常的青少年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网瘾、早恋、叛逆和厌学等。他们采用国学熏陶、军事化管理以及心理辅导等多元化干预手段,为孩子们提供心理教育和行为矫正。这里实行封闭式管理,学员在培训期间需严格遵守规定,不得随意出入。家长们可以通过指定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运营资质存疑:
令人遗憾的是,2021年西乡塘区教育局的调查确认,该机构并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这一无证办学的行为使其被迫停办,并接受了相应的处罚。
二、争议之声与深究指控
体罚与暴力疑云:
多名学员反映,他们在这里遭受了教官的殴打、言语辱骂以及体罚(如“鸭子步”、关禁闭等)。这些严酷的对待方式,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忍受,选择了自残或试图逃跑。禁闭室的环境恶劣,学员的饮食卫生条件差,睡眠设施简陋,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压抑的氛围。
宣传与现实的落差:
机构的官网曾信心满满地承诺,“三个月让孩子变得健康、听话”。这一承诺在实际中却饱受质疑。家长支付了高达3万元/学期的费用,但部分孩子的问题却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招生宣传时,他们利用家长们关心的“戒网瘾”、“矫正叛逆”等痛点来吸引家长,却对办学资质的问题闪烁其词。
三、官方的行动与后续处置
2021年的联合调查:
教育局果断采取行动,责令该机构停办,并撤销其办学资质。学员被分流至正规的学校。公安部门的调查却称举报视频存在剪辑合成,未发现学员有外伤证据,因此认定不存在非法拘禁。
后续运营争议:
令人震惊的是,2021年11月的记者暗访显示,该机构仍在无证招生,并且体罚行为仍在持续。截至2024年6月,其官网仍在展示招生信息,但资质状态却未进行更新。
四、事件背后的社会影响与行业警示:
这一事件暴露了“矫正学校”行业的乱象,包括资质缺失、监管漏洞以及暴力矫正的风险。教育部门已经发出呼吁,希望家长们能够选择正规的机构,并加强对违规培训机构的排查和整治。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对于这类机构需要有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审查,以确保孩子们的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