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查寝引发央视网评热议:背后有何故事
在黑龙江职业学院,一场学生会干部查寝事件在2020年10月发生,视频于一年后曝光,引起全网热议。视频中,几名身穿正装的学生会干部以命令式的口吻对待新生,要求他们认清工牌并称呼自己为学姐。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被网友批评为“官威过盛”、“精神霸凌”。
这一事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学生会异化
央视网评深刻指出了问题的核心,部分学生会干部将服务学生的职责异化,形成了等级制度。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有学生会成员要求学弟学妹因未叫学长而罚抄名字、雨中做俯卧撑等,暴露了部分学生干部崇尚特权、迷恋等级的问题。
二、学校管理的漏洞
尽管校方对涉事学生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召开了整风会议,但公众质疑为何此类现象长期存在且未被重视。校友曝光的另一段录音显示,教师曾暗示学生给好处以避免挂科,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学校校风和管理能力的担忧。
三、社会偏见与反思
由于涉事学校为高职院校,部分舆论将事件与“低分低素质”挂钩。也有观点认为,官僚化问题并非仅限于某一类高校,需要警惕以偏概全的评价。舆论呼吁对事件进行深入反思,避免以标签化的方式评价学生和学校。
央视网评强调,学生会应回归服务学生的本质,警惕“学生官”现象。评论援引共青团中央的要求,呼吁学校加强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引导,避免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学生干部应该真正为同学服务,而不是沉溺于权力的幻觉。
四、深层原因与影响
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功利化的导向、学校管理的缺位以及社会职场陋习的模仿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部分学生将学生会职务视为评优评奖的工具,而非服务职责;学校对学生会的监督松散,纵容了官僚习气的滋生;部分教师自身行为失范,也加剧了校园风气的恶化。这种“官威”行为被指责为模仿社会职场中的陋习,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对权力认知的偏差。
五、后续整改与启示
面对这一问题,校方承诺整顿学生工作作风并处理涉事教师。舆论普遍认为,高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学生会干部选拔和考核机制,弱化功利化倾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权力寻租;推动学生会回归服务本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非优越感。公众也期待学校能够真正重视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