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
重塑信任,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返货架
在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事件后,康师傅老坛酸菜面一度在多地超市下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仅仅一个月后,云南昆明、湖南长沙等地的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便率先重新上架了这一产品。这一事件不仅是对企业的一次严峻挑战,更是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信号。
时光流转到2025年2月,康师傅老坛酸菜面再次在昆明等地的超市上架。与上次不同,这次的重返货架伴随着官方文件的公示和供应链的整改。在重新上架的货架旁,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建议书》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这份文件明确指出,康师傅昆明工厂的酸菜料包供应商为四川厨之乐、天府味道两家企业,这些企业证照齐全,并未涉及任何“土坑酸菜”事件。供应商提供的酸菜包经过自检及第三方检测合格,现场检查也并未发现涉事企业产品。部分超市还同步展示了供应商的质检报告和企业承诺函,向消费者强调其升级后的原料监管体系。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康师傅对供应链调整的结果。企业终止了与涉事企业插旗菜业的合作,转而与四川的合规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并派专人驻厂监管生产流程。这种调整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一次保障,更是对市场信任的一次重塑。
消费端的反馈却显示出信任危机的。尽管有官方文件背书,部分消费者仍然持观望态度,部分门店的销量也并未明显回升。这反映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受损,便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来重建。
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督。常态化抽检、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闭环管理等措施,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而康师傅等企业则需要通过长期的质量管控来重塑信任,例如公开生产流程、接受社会监督等。
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通过官方文件公示加供应链整改的方式重回市场,虽然短期内缓解了信任危机,但长期的品牌修复仍需依赖企业持续履行质量责任与实现透明化运营。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但康师傅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老坛酸菜面能够重拾消费者的信任,再次在市场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