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浅谈厦门民俗文化
厦门:一座风情独特的港口旅游城市
厦门不仅仅以其迷人的海岛风光吸引着游客,更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厦门的多元魅力。
一、地方风俗
厦门地处闽南、台湾、东南亚华侨华裔聚集地大三角地带,集海洋文明与大陆文化于一体,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厦门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每逢佳节,这些风俗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闽南功夫茶
厦门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茶文化浓厚。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厦门人偏爱乌龙茶,尤其是安溪铁观音,被视为茶中极品。泡茶的水质、火候、茶具选择都至关重要,品茗佳境更是让人陶醉。
三、端午节龙舟赛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厦门的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插艾蒲、洒雄黄酒、佩带香袋以驱邪避凶。虽然现在这些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但赛龙舟的传统仍然保留。集美学村的龙舟池和市区筼筜湖是赛龙舟的场所,竞赛时热闹非凡,别有一番风情。赛龙舟活动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四、中秋博饼
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排解战士思乡之苦,发明了中秋博饼游戏。中秋博饼活泼有趣,雅俗共赏,成为厦门三百多年来代代相传的民俗活动。博饼活动倾注了人们期待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们玩得开心、博得尽兴。
五、祭祀
厦门的民俗祭祀中,以拜菩萨最为隆重。每逢菩萨生日,人们会去寺庙祭祀、燃烧冥纸、燃点香烛。阴历初二、十六也是生意人的祭拜之日,这种自古以来的祭祀风俗至今仍然延续。
六、民间曲艺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历史悠久。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在现代化的厦门,欣赏一下地方曲艺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七、南音
南音是厦门独特的乐种,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它保留晋唐古乐特色,融汇中原、西域及宋元明南戏等精华,具有严格的音韵格律。南音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音乐节奏徐缓,旋律与唱词的配合独特。这一乐种不仅在厦门、泉州一带流行,还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备受欢迎,海外乡亲更借南曲乡音寄托其爱国思乡之情。
厦门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港口旅游城市,更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文化之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独特的海洋文明与大陆文化的交融,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厦门的歌仔戏与高甲戏:地方戏曲的璀璨明珠
厦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还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戏曲文化。其中,歌仔戏和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的地方剧种,在这里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歌仔戏,又称芗剧,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它分为生、旦、丑、净四个行当,表演细腻且用语幽默诙谐。其唱腔属于民歌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富有闽南风土气息。歌仔戏的曲调源于民间,融合了杂碎调、七字调、杂念调以及民间山歌、“十二送哥调”、“扭扭动”等上百种小调。主要的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等。这美妙的戏曲流传于闽南、台湾以及南洋华人聚居地,是街头、茶室中流散的音符,唱词灵活,可长可短。传统剧目有500余本,其中《三家福》、《安安寻母》、《白蛇传》等剧目影响较大。
而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产生于清代中期。它是泉州民间娱乐表演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吸收了昆腔、四平腔、戈阳腔、徽调、京剧等多种地方音乐戏曲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其题材多取自古老的民间传说,如《陈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在厦门及闽南地区乃至海外早已深入人心。
想要感受这些传统戏曲的韵味,不妨前往厦门市中山路的人民剧场。那里有一个以传播闽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舞动厦门艺术团”,他们常年在此演出,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歌仔戏、南曲、高甲戏等厦门传统戏曲的魅力,感受到厦门深厚的文化底蕴。
厦门的歌仔戏与高甲戏,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来到厦门,不妨去感受一下这些传统戏曲的魅力,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