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螭头文物回归 圆明园旅游攻略
圆明园——历史的烙印,文化的瑰宝
圆明园,一座融汇了中国三千多年优秀造园传统的瑰宝,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享誉于世。这座园林也曾历经磨难,遭受了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和火焰焚烧,无数珍贵文物流落四方。近日,又有圆明园文物被发现并成功送归,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汉白玉螭头文物回归纪实
近日,在清河一处工地,市民杜泽宁发现了四件汉白玉螭头。经过圆明园管理处的现场鉴定,确定这四件石制构件为圆明园流散文物汉白玉螭头。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圆明园迅速与清河街道办事处协商,最终将这件珍贵文物迎回圆明园。
圆明园的历史沿革
圆明园坐落在西北郊,是清室150余年的精心营造的杰作。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融合了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与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吸取了欧洲园林建筑形式。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理想与艺术的典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建筑。后来虽欲修复,但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依然可见。
游览圆明园的四季皆宜
圆明园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春天草长莺飞,一片暖春景色,每年有踏青节,非常热闹。夏季树翠水丰,可以在皇家园林避暑乘凉。秋天圆明园中菊花盛开,秋高气爽。而冬天的圆明园雪景更是摄影师们的梦想景观。
必游景观推荐
圆明园中的大水法是远瀛观高台之南的一处著名景点,为石龛式,内有一座七级水盘,顶端有一大型狮子头,水盘喷水可以形成七层水帘。蓬岛瑶台遗址是仿照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一池三山”画意建造的景点之一。当年福海龙舟竞渡时,皇帝在此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美景。然而如今去圆明园参观的人们更多的是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历史的烙印和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一同走进圆明园感受这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等待您的发现。除了大水法和蓬岛瑶台遗址外等等等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品味。因此如果您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话那么圆明园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同时我们也推荐您阅读一些相关文章以更全面地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