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一、唐代端午诗篇
深入品读唐代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与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秀的《端午》
谁言端午起源时,万代流传为纪念屈原。空渺的楚江,无法洗去直臣的冤屈,令人感慨。
卢肇的《竞渡诗》
久居石溪的人们在端午节时观看龙舟竞渡,场面壮观。鼙鼓震动,兽头在雪微之处出没,展现节日之活力。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宫廷在端午佳节赐衣,细葛柔软,香罗如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细节,体现了节日的恩荣。
二、宋代端午佳作
宋代诗人以端午为题材,创作出更多富有深意的诗篇。
张耒的《和端午》
诗人通过龙舟竞渡,表达对屈原千载冤案的深切哀思,意境深远。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端午节时,山村榴花繁盛,人们食粽、插艾,陆游记录下这一民俗生活的细节。
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彩线轻缠佳人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以女性的视角描绘端午佩饰,充满浪漫色彩。
三、其他朝代的端午诗篇
除了唐宋两代,其他朝代的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端午诗篇。
贝琼的《已酉端午》
风雨交加的端午节,诗人无法前往汨罗吊念英灵,以海榴花发为喻,表达高洁之情。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赠艾,丹心照夙昔。文天祥借端午抒发忠贞报国之志。
顾太清的《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以菊花喻高洁,这首端午咏物诗别有新意。在薰风殿阁、碧纱窗下,老圃栽种的菊花五月盛开。
四、节日主题与意象
在提及的古诗中,端午节的核心意象包括纪念屈原、民俗活动以及自然风物等。屈原成为端午节永恒的主题,“万古传闻为屈原”,“忠魂一去讵能还”等诗句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龙舟竞渡”、“食粽插艾”等民俗活动也在诗篇中得到生动描绘。“榴花”、“菖蒲”、“风雨”等自然风物也成为诗人笔下的常见意象,为节日增添了一抹自然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