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网络频繁诈骗工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奇闻怪事 2025-03-08 18:34www.huluw.com奇闻怪事

近日,关于网络犯罪的数据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件已经结案超过4.8万起,并且这一数字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微信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频繁利用的工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究。

微信:网络诈骗的频发工具

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其普及,它也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的新目标。报告指出,超过半数的网络诈骗案件是通过微信实施的。那么,微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呢?

微信诈骗的多样手段:

1. 盗号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盗取微信账号,冒充好友联系,甚至克隆语音,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2. 换号诈骗:诈骗分子获取用户好友信息后,通过“微信换号”等方式进行欺诈。

3. 身份伪装诈骗: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搭讪单身男女,建立感情信任后骗取钱财。

4. 代购诈骗: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优惠,待付款后再以种种理由要求加付额外费用。

5. 二维码诈骗:以商品为诱饵,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一旦安装,就会盗取个人信息。

6. 点赞诈骗:发布“点赞”信息时留“后手”,要求参与者透露个人信息,最终目的是套取更多真实信息。

7. 招聘诈骗:利用微信发布免费招聘信息进行欺诈。

8. 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取类似于官方账号的名称进行欺诈。

报告还揭示了一些网络犯罪的其它特点:案件大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团伙犯罪比例较高;被告人年龄集中在20-40周岁之间;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人员是网络犯罪的主要群体。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还要学会识别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对于各类公众账号,更要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让我们一起抵制网络犯罪,守护网络安全!(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