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18岁领结婚证
关于我国法定结婚年龄规定在《民法典》中的解读(截至2025年3月11日)
在我国,法定结婚年龄是受到严格规定的。根据的《民法典》规定,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年满二十二周岁,女性则为年满二十周岁。对于社会上广泛讨论的“能否在十八岁时领取结婚证”的问题,我们结合法律条款进行深入。
从一般的法律规定来看,未达到法定最低婚龄的公民是无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这意味着,对于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即使他们希望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姻登记机关也不会受理他们的申请。如果有人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了结婚证,这段婚姻在法律上仍然是无效的,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我国的一些民族自治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基于本地的民族婚姻习俗,对法定婚龄做出了一些特殊的变通规定。在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男性公民在年满二十岁,女性公民在年满十八岁时,就可以结婚。这无疑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与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仅适用于当地的少数民族公民,对于汉族公民来说,他们仍然需要遵守全国统一的法定婚龄规定。
除了法定婚龄的规定外,我国对于婚姻登记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例如,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这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纯洁性以及避免遗传疾病的发生。想要结婚的双方必须是自愿的,并且需要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的材料,如户口簿、身份证以及合影照片等。在一些地区,如果存在未办理登记的事实婚姻,也需要尽快补办手续,否则将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十八岁的公民来说,除非在特定的民族自治地区并且符合当地的规定,否则是无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而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定婚龄规定,这是为了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